推廣 熱搜: 2022  碳中和,  碳排放  碳達峰  低碳  碳中和  雙碳  北京冬奧會  冬奧會  碳市場 

一棟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減碳之旅

   2022-10-13 碳資信5000
核心提示:采暖制冷脫碳路徑 電熱泵采暖推動空間采暖設備的整體能效,例如集成使用太陽能光伏和熱泵的新式復合型系統。其有助于減少供熱的能量損失,降低間接排放。 電力新模式 建筑由電力的消費者轉為生產、消費、儲存三位一體的功能。 太陽能光伏發電將減少建筑對公共電網電力的使用,并為多余電力注入公共電網創造機會,從而降低對集中式發電的需求。
 在“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下,作為碳排放大戶,建筑行業的減碳步伐正在加速。今年6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中明確,持續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推動建筑節能減排,不僅需要依靠科技支撐,更要從一棟建筑的設計、施工、運營、翻新維護、拆除的全生命周期進行全方位減碳。在此過程中,建筑哪一階段的碳排放量最高?面對“低碳”機遇,房地產及建筑業如何轉型?又有哪些可行的技術和方案?一棟建筑的減碳之旅又將迎來怎樣的陽光大道?

 

建筑碳排放全生命周期

 

建筑碳排放是建筑物在與其有關的建材生產及運輸、建造及拆除、運行階段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的總和。其中隱含碳排放包括建筑施工和建材生產、運輸帶來的碳排放。而運營碳排放是指維持建筑正常功能產生的碳排放。

 

建材生產階段、建材運輸階段的碳排放。包括鋼筋、混凝土等主要建材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以及從生產地到施工現場的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

 

建筑施工階段的碳排放。包括完成各部分項工程施工產生的碳排放和各項措施實施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

 

建筑運行階段碳排放。包括暖通空調、生活熱水、照明及電梯等能源消耗以及建筑翻新維護產生的碳排放。

 

建筑拆除、廢棄回收階段的碳排放。包括人工拆除和使用機具機械拆除機械設備消耗的各種能源動力,廢料回收運輸、廢料填埋、焚燒產生的碳排放。

 

主要應用技術:

 

1、太陽能光伏

微信圖片_20221013150844

現在最為人熟知的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是太陽能(000591),比如太陽能熱水器。目前一些建筑將光伏組件與建筑材料融為一體,采用特殊的材料和工藝手段,將光伏組件做成屋頂、外墻、窗戶等形式,可以直接作為建筑材料使用,既能發電,又可作為建材,進一步降低發電成本。

2、光儲直柔技術

微信圖片_20221013150953
光儲直柔是在建筑領域應用太陽能光伏、儲能、直流配電和柔性交互四項技術的簡稱。光儲直柔是發展零碳能源的重要支柱,有利于直接消納風電光電。比如,中建智地建設的房山拱辰零碳養老服務用房就是采用的“光儲直柔”等技術。與普通建筑相比,該項目建成后可實現本體再節能40%以上,預計每年節約用電9萬度。
3、被動式建筑
微信圖片_20221013163153

最環保的能源是我們根本不使用的能源。被動式建筑就是通過建筑設計的本身,而非利用機械設備等,達到減少用于建筑照明、采暖及空調的能耗。設計的內容涉及建筑朝向、建筑保溫、建筑體形、建筑遮陽、最佳窗墻比、自然通風等等。

 

被動房屋空間加熱的節能高達90%。隔熱良好具有極強的氣密性,因此減少碳排放。


4、地源熱泵
微信圖片_20221013163410

地熱能可以為家庭提供供暖、制冷和熱水。利用大地(土壤、地層、地下水)作為熱源的熱泵,稱之為地源熱泵。用地源熱泵系統供暖或制冷時,根據不同的地域、氣候、資源、環境,運行費用可比傳統中央空調系統降低25%-50%;可供暖、空調,還可在春夏秋采用熱回收免費供生活熱水做到冷暖熱水三合為一。

 

 

此外,地源熱泵系統產生的污染物排放與電供暖相比減少70%。沒有燃燒、排煙,也沒有廢棄物,且不用遠距離輸送熱量,是真正的環保型空調。
5、裝配式建筑
微信圖片_20221013163607

綠色化裝配式建筑是建筑工業化、產業現代化發展的最重要標志。同時也是建筑低碳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工業化的建造方式不僅使工期縮短,而且大幅減少建筑垃圾。以北京亦莊藍領公寓為例,其是國內樓層最高、建筑規模最大的模塊化建筑,整體裝配率92%。在建造過程中零濕作業,可節水70%,實現零污水排放;免搭建腳手架和模板,減少80%的建筑垃圾,而且其部件具有可拆卸、可更換、可回收的屬性。

 

減碳之路

 

建筑減碳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策劃、設計、施工、交付、運營全過程統籌規劃,進行一體化實施。包括被動式建筑設計、采用低碳建材、綜合利用光伏及熱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能效綜合管理系統,以信息化管理技術實現建筑全過程的綠色化和低碳排放。

 

從設計到運營,建筑減碳貫穿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最終,低碳建筑是低碳建造疊加低碳運營而形成的。

 

規劃環節

 

被動式建筑是通過建筑物本身來收集、儲蓄能量,一般從保溫、遮陽和自然通風等方面進行設計。

 

低碳建筑通過綜合設計技術手段達到建筑減少碳排放的目的。

 

超低能耗建筑以規劃、設計、環境配置的建筑手法來改善和創造舒適的居住環境。

 

綠色建筑設計是指在全壽命期內,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的設計方法。

 

建材環節

 

采用綠色建材

 

EPD(環境產品聲明)認證:這是國際上對產品綠色低碳的一個衡量標準。

 

發展綠色供應鏈

 

施工環節

 

裝配式建造、裝配式裝修:在工廠制作好相應構件和配件(如樓板、墻板等),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裝配安裝。

 

智能建造:通過應用智能化系統,提高建造過程的智能化水平。

 

運營環節

 

節能是基礎,提高用電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電氣化;建筑運營智慧化。

 

采暖制冷脫碳路徑

 

電熱泵采暖推動空間采暖設備的整體能效,例如集成使用太陽能光伏和熱泵的新式復合型系統。其有助于減少供熱的能量損失,降低間接排放。

 

電力新模式

 

建筑由電力的消費者轉為生產、消費、儲存三位一體的功能。

 

太陽能光伏發電將減少建筑對公共電網電力的使用,并為多余電力注入公共電網創造機會,從而降低對集中式發電的需求。

 

立體綠化

 

立體綠化不僅豐富綠化空間,還有助于吸塵、減少噪音和有害氣體、保溫隔熱、節約能源,也可以滯留雨水,緩解城市排水壓力。

 

目前很多社區公共空間通過植入綠色,凈化空氣,調節微氣候。

 

海綿城市

 

城市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利用。海綿城市是推動綠色建筑建設、低碳城市發展的創新表現,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海綿城市中的材料表現出環保美觀多彩和吸音減噪等特點,成了“會呼吸”的城鎮景觀路面,有效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

 

更新、拆除環節

 

●資源化拆除,也就是將廢物直接作為原料進行利用,或者進行再生利用。

 

●建筑再利用,通過改造延長建筑使用壽命。

 

●在既有建筑改造中,提高建筑的能源性能。

 

合作指導機構:友綠智庫

 

數據來源:中國建筑(601668)節能協會建筑能耗與碳排放數據專業委員會、《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友綠智庫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碳中和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碳中和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曰韩无码人妻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