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2022  碳中和,  十四五  碳中和  光伏  電力碳中和  碳排放  零碳建筑  碳達峰  零碳 

走向碳中和系列:氣候政治如何外溢至經濟領域

2022-04-19 11522 0.47M 0
 氣候問題長期以來離不開發展權及發展模式之爭(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這一點除了在聯合國氣候峰會這樣的多邊氣候談判機制上有所體現之外,2021 年歐美還試圖將氣候政策和貿易政策結合,構建以碳為核心的國際貿易準則,保證其在氣候領域的發言權以及相應的產業競爭力。后續歐美將會如何組建“氣候俱樂部”?我國“十四五”期間在氣候方面能夠達到什么程度?氣候政治將如何外溢到經濟領域?本文主要就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 碳排放成本的測度是歐美達成氣候合作的主要技術難點,雙方正在就這一問題尋求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由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發展水平、減排技術等方面的差異,發達國家將氣候問題擴大到貿易領域能夠提升其制造業優勢,但是包括美國在內的相當數量的國家是沒有成熟的全國性碳市場的,導致歐盟在推廣以碳成本為核心的碳邊境調節機制時頻頻受阻。不過從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的發言和歐盟 CBAM 修正案的內容來看,歐美雙方正在就這一問題尋求“共識”。 
 
? 在碳排放方面,當下中國與海外一些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在于能耗強度和碳排強度。與德國、美國相比,我國有以下特征:
 
(1)碳排放總量高,但人均不高,2019 年中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僅為德國的 96%,美國的 52.1%;
 
(2)清潔能源占 比較高,投資力度大,當前中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和清潔能源占發電量的比重均大于美國但小于德國;(3)能耗強度和工業碳排放強度的差距要大于能源結構,可能與節能減排技術差距以及工業結構有關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相關碳中和資料下載
本類推薦
下載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曰韩无码人妻中文字幕